● 资讯

精密传动机电伺服式ZPLE060-L3-200-S2-P2均载行星式减速器

发布:2024/5/3 3:11:33 来源:ymcdkj

-S2-P2均载行星式减速器
防爆螺丝属于防爆工具的一类。防爆螺丝用法:将螺丝拥有特化形状的端头对准螺丝的顶部凹坑,固定,然后始旋转手柄。根据规格标准,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嵌紧;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为松出。防爆螺丝种类:普通螺丝就是头柄造在一起的螺丝,容易准备,只要拿出来就可以使用,但由于螺丝有很多种不同长度和粗度,有时需要准备很多支不同的螺丝。组合型螺丝。一种把螺丝头和柄分的螺丝,要不同类型的螺丝时,只需把螺丝头换掉就可以,不需要带备大量螺丝。


行星减速机为什么会出现断轴其中的原因有哪些
1、在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,行星减速机输出轴所乘受瞬间的扭矩如果超过了其额定输出扭矩的2倍,并且这种加速和减速又过于频繁,那么 终也会使其断轴。考虑到这种情况出现的较少,故这里不再进一步介绍。
2、错误的选型致使所配行星减速机出力不够。有些用户在选型时,误认为只要所选减速机的额定输出扭矩满足工作要求就可以了,其实不然,一是所配电机额定输出扭矩乘上减速比,得到的数值原则上要小于产品样本的相近减速机的额定输出扭矩,二是同时还要考虑其驱动电机的过载能力及实际中所需工作扭矩。理论上,用户所需工作扭矩一定要小于额定输出扭矩的2倍。尤其是有些应用场合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准则,这不仅是对减速机里面齿轮的保护,更主要的是避免输出轴就被扭断。这主要是因为,如果设备有问题,减速机的输出轴及其负载被卡住了,这时驱动电机的过载能力依然会使其不断加大出力,进而,可能使输出轴承受的力超过其额定输出扭矩的2倍而扭断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。
3、同样输出轴也有折断或弯曲现象发生,其原因与驱动电机的断轴原因相同。但减速机的出力是驱动电机出力和减速比之积,相对于电机来讲出力更大,故输出轴更易被折断。因此,用户在使用行星减速机时,对其输出端装配同心度的保证也应十分注意。



伺服电机减速机额定输入转速可达到18000rpm(与减速机本身大小有关,减速机越大,额定输入转速越小)以上,工业级伺服电机减速机输出扭矩一般不超过2000Nm,特制超大扭矩伺服电机减速机可到10000Nm以上.工作温度一般在-25℃到100℃左右,通过改变润滑脂可改变其工作温度.

级数:行星齿轮的套数。一般可以达到三级,效率会有所降低。

满载效率:在负载情况下(故障停止输出扭矩),减速机的传递效率。

工作寿命:减速机在额定负载下,额定输入转速时的累计工作时间。

额定扭矩:是额定寿命允许的长时间运转的扭矩。当输出转速为100转/分,减速机的寿命为平均寿命,超过此值时减速机的平均寿命会减少。当输出扭矩超过两倍时减速机故障。

噪音:单位分贝dB(A),此数值实在输入转速3000转/分,不带负载,距离减速机1米距离时测量值。

回差:将输入端固定,是输出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,当输出端承受正负2%额定扭矩时,减速机输出端由一个微小的角位移,此角位移即为回程间隙,也称“背隙”。单位是“分”,即一度的1/60。



减速器是指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,用来降低转速并相应的增大转矩。此外,在某些场合,也有作增速装置,并称为增速器。减速器的种类很多,例如齿轮传动、蜗杆传动以及由它们组成减速器。若按传动和结构特点来划分,这类减速器有六种:齿轮减速器、蜗杆减速器、蜗杆-齿轮减速器及齿轮-蜗杆和锥蜗杆减速器、行星齿轮减速器、摆线针轮减速器、谐波齿轮减速器。 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及可靠性高,工作寿命长,维护简便,因而应用范围很广。 齿轮减速器按其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、两级、三级和多级的;按其轴在空间的布置可分为立式和卧式的;按其运动简图的特点可分为展式、同轴式(又称回归式)和分流式的等等。在这里采用展式两级圆柱斜齿齿轮减速器。
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
  速比=电机输出转数÷减速机输出转数 ("速比"也称"传动比")
  1.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,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:
  减速机扭矩=9550×电机功率÷电机功率输入转数×速比×使用系数
  2.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,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:
  电机功率=扭矩÷9550×电机功率输入转数÷速比÷使用系数
  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,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,增加转矩。(注
 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)
  它的种类繁多,型号各异,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。种类繁多,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机;蜗杆减速机;和行星齿轮减速机;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机;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机、圆锥齿轮减速机和圆锥-圆柱齿轮减速机;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式、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机。

+ 6-320-P2

网友评论:(注: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盛丰建材网。)

查看更多评论

最新内容

推荐文章